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發(fā)布時間:
2022-10-26
瀏覽次數:

“?

最近碰到很多同學問我,覺得不管是國內的免試同等學力申碩項目還是國際免試項目,總是感覺差那么點意思,國內的同等學力沒有畢業(yè)證不能刷新第一學歷,國際的免試碩士暫時不能考公務員和落戶怕沒用。。。。。

在這里,老師想說,你總是什么都不想付出,不想考試,不想等三到四年時間,不想辛苦的去學習。。。。。。

但是,你又總是什么都想要?。?!

即要不考試!

還要學費低!

還要學校好!

還要含金量高!??!

那今天小編站在中立的角度給大家分析下不同研究生類別的優(yōu)劣勢,當然也是主要想告訴大家,沒有最好的,只有適合自己的。


01、目前研究生的類別


目前我們研究生有三種類型,國內的統考雙證項目,國內的免試同等學力申碩項目,國外的碩士項目。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第一種:

國內統考雙證項目,目前開設學碩和專碩兩種類型招生,學碩主要是針對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開設,需要全日制上課學習,專碩可以全日制可以在職,是在職人士的首選。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統考的特點就是入學需要參加12月月底的全國統考和第二年4月份的復試,通過筆試和復試后才可以順利入學,整個備考周期是一年半時間,入學后讀兩到三年,畢業(yè)拿研究生學歷和碩士學位。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含金量:

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雙證齊全


含金量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難易度:

入學需要參加12月月底全國統考和第二年4月復試,英語是必考科目,外加專業(yè)課政治,部分專業(yè)需要考數學


難易度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周期性:

備考到入學需要一年半時間,考上入學后需要就讀2到3年,全部下來順利是3到4年的時間


周期方面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適應人群:

畢業(yè)不太久,目前有一定英語數學基礎,或者目前時間精力方面可以投入,有考公務員,落戶積分,等硬性需求的同學,其中管理類和農業(yè)碩士相對比較簡單好考。


第二種:

國內的免試項目,也就是同等學力申碩,屬于在職人士提升學習的一種方式,本科且有學位畢業(yè)滿3年以上,前期提交材料申請即可入學,無需參加入學考上,通過學習修滿學分計劃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參加全國五月申碩考試通過即可獲得申碩資格,參加論文論文答辯發(fā)表論文即可獲取碩士學位證書。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同等學力申碩主要優(yōu)勢是入學無需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省掉了前期復習備考的一年半周期,畢業(yè)的五月申碩考試相比較12月全國統考要簡單的多,沒有政治類考試,只需要考英語和專業(yè)課兩門,部分專業(yè)僅需考一門英語即可。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含金量:

研究生結業(yè)證和碩士學位證書,畢業(yè)是碩士身份,可以考公務員,落戶,考編制和博士


含金量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難易度:

入學無需參加全國12月統考,條件符合申請即可入學,學滿一年參加五月申碩考試,發(fā)表論文通過答辯即可拿碩士學位


難易度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周期性:

前期省掉復習備考時間周期,全部流程順利下來是2年左右的學制。


周期性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適應人群:

本科且有學位,畢業(yè)比較久基礎不太有優(yōu)勢,也沒有太多時間復習備考,后面沒時間去學校實地上課且希望2年左右拿證的同學。


第三種:

第三種是國際碩士項目,這個有很多對國外項目不了解的同學不太看好,這里跟大家解釋下,不考試并不是所謂的就含金量低沒有認可度,是教育機制問題,哪怕出國留學讀哈佛耶魯也是采取申請制,跟我們國內的科舉制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主要以衡量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國際碩士主要針對畢業(yè)很多年,完全沒有學習基礎,另外主要希望快速拿證的同學,在課程學習上課主要以實踐應用教學為主,理論性課程較少,以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有目的。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含金量:

畢業(yè)拿碩士學位和權威學歷認證報告,WES,海牙(能出國實地讀的可以申請留服認證),可以用于企業(yè)晉升發(fā)展和人才政策,暫時非全日制在線項目不能考公務員和落戶積分。


含金量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難易度:

入學無需參加統考采取申請制入學,入學后國外主要考核出勤率和每月作業(yè)完成度來核算學分,畢業(yè)有論文發(fā)表,全程無任何考試。


難易度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周期性:

國際項目前期申請即可入學,入學后全程在線上課,不存在寒暑假等大型節(jié)假日,全部讀下來學制1-1.5年即可畢業(yè)拿證。


周期性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適應人群:

畢業(yè)工作非常久,目前也不是說一定要靠這個證書換工作或者馬上得到效益的,主要就是想學習綜合提升自身競爭力,但是不太想參加考試也希望快速拿證的同學,需要短期內快速獲得這樣一個身份刷新履歷。


02、三種之間的區(qū)別


我們再來看下三種不同研究生類別對不同情況的學員來說的一個投入產出比,很多時候你對雙證的執(zhí)著或者對單證的偏見都來源于身邊其他人的聲音,適合你同事你朋友的項目真的就一定適合你嗎?


咱們讀研的同學無非幾個不同,一方面畢業(yè)的時間不同,也就是年齡不同,另一方面就是目前的基礎情況不同,再一個就是自身的需求目的不同,最后就是在企業(yè)和職場的定位階段不同。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第一個確定性:

確定性主要體現在入學和畢業(yè)這兩個方面,對于不同年齡和不同基礎情況的學員來說概率是不一樣的,就拿統考來說:


打個比方


畢業(yè)三年到五年的:

入學自行備考率60%,報班針對性備考85%以上

入學后正常學習畢業(yè)率80%,努力學習畢業(yè)率95%以上


畢業(yè)五年到八年的:

入學自行備考率50%,報班針對性備考75%以上

入學后正常學習畢業(yè)率70%,努力學習畢業(yè)率85%以上


畢業(yè)八年到十年的:

入學自行備考率40%,報班針對性備考70%以上

入學后正常學習畢業(yè)率60%,努力學習畢業(yè)率75%以上


沒錯,你會發(fā)現,不同年齡階段的學員,隨著畢業(yè)年限越來越長,基礎的文化課也遺忘的越來越多,最主要是時間精力心里也遠沒有以往那么充沛,這也是為什么根據數據顯示,報名免試項目的同學大多數都是35-40周歲左右學員為主。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第二個回報率:

回報率主要是看畢業(yè)后使用的年限,不同年齡階段就讀完畢業(yè)是不一樣的年齡,到退休后所使用的時間限是不一樣的,但是你投入到學習這個事情里面的時間和費用是一樣的。


打個比方:

95年出生,目前27歲,讀完統考的畢業(yè)30歲,到55歲退休可以使用25年

90年出生,目前32歲,讀完統考的畢業(yè)35歲,到55歲退休可以使用20年

85年出生,目前37歲,讀完統考的畢業(yè)40歲,到55歲退休可以使用15年

80年出生,目前42歲,讀完統考的畢業(yè)45歲,到55歲退休可以使用15年


也就是說,不同年齡階段讀完后在你手上的持有權和使用權是不一樣的,但是在考研讀研這件事情上面,不管你是哪個階段,付出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以及讀研的費用是沒有變化的,年齡大的可能會更多。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第三個學歷膨脹:

大家都知道通貨膨脹,特別是在經濟下行的時候可能會更家居,錢越來越不值錢了,在五年前一百元還是大鈔,百萬資產個人也算是富翁,曾幾何時,一百元好像啥也買不到了,動不動就是定個一億的小目標,再看看學歷市場是不是也有感觸,五年前一個統招本科好像也還是有競爭力的。


還是打個比方:


現在2022年5月,選擇國內統考是2023年9月份入學,選擇2年制是2025年6月份畢業(yè),選擇3年制是2026年6月畢業(yè)

今年2022年5月,選擇國內免試是2022年6月份入學,明年2023年5月份參加申碩考試,2024年5月份發(fā)表論文畢業(yè)

今年是2022年5月,選擇國際免試是2022年6月份入學,明年2023年11月份左右即可畢業(yè)


統考3到4年(一次考過統考一次性畢業(yè)的情況下)

國內統考2年(一次通過申碩的情況下)

國際免試1.5年


當然對于畢業(yè)時間不久的同學來說,好的東西總是需要耐心等待和付出時間精力的,但是對畢業(yè)畢業(yè)多年基礎不好也確實沒有時間學習的同學來說,如果等不及,不如選擇適合自己的曲線救國之策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第四個實際效應:

對于畢業(yè)三年和十年在職人士來說,在就業(yè)上面用人單位真的是采用同樣的標準來看待嗎,想必是不見得的,大家都依稀記得在剛畢業(yè)找工作和現在找工作的區(qū)別。


繼續(xù)打個比方


剛畢業(yè)不久的:

沒有太多工作經驗,考量他是否優(yōu)秀主要看學歷背景,看專業(yè)是否對口,因為衡量一個畢業(yè)不久的學生是否優(yōu)秀主要還是看學歷和院校背景。


畢業(yè)十多年的:

已經工作了十幾年,學歷會作為考評的基礎,只要你是正規(guī)的學歷學位項目就行,給你開多少工資給到什么樣的崗位任命你還是得提供上一份工作的相關履歷證明或者收入證明,因為衡量一個在職人士是否優(yōu)秀,主要看能力和行業(yè)履歷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你總擔心含金量,但是又不想考試,看完再決定!


綜上所述,沒有什么是又簡單,又好考,含金量還高,學費還便宜的,現在信息這么復雜的時代,少異想天開是減少被坑蒙拐騙的良藥,如果確實不想考試也確實沒有時間學習,那就選擇適合自己的提升方式即可。